跨國車企流行在華減配
去年以來,不斷有大眾車主反映裝配耦合桿式后懸架的一汽大眾新速騰,存在后懸架裂紋甚至后軸縱臂斷裂的問題。據中華工商時報援引多位專家的觀點,問題批次新速騰車在引進時就進行了技術減配,采用了少數轎車才會使用的非獨立懸架。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教授宋健此前也對媒體表示,非獨立懸架一般應用在比較便宜的汽車上。
日前,《法治周末》進行的一項調查也引起了媒體的關注。結果顯示,一汽大眾新寶來車尾省掉了防撞鋼梁,使用泡沫來代替,而北京現代朗動和東風悅達起亞K3的車尾防撞鋼梁是工程塑料的材質。
其實,一汽大眾新寶來并不是唯一一款沒有安裝車尾防撞鋼梁的汽車。據中國汽車質量網的質量投訴數據顯示,自2014年起至今,東風日產軒逸、東風風神、東風日產騏達、東風日產陽光、東風日產驪威、東風日產逍客、長安福特嘉年華、一汽大眾捷達、一汽大眾速騰、上海大眾桑塔納都存在未安裝防撞鋼梁的投訴。
從車訊網的車輛拆解過的車型來看,東風日產軒逸、逍客、騏達等車型直接省掉了后防撞梁,取而代之的是一塊塊類似“泡沫”的東西。據該網援引汽車專家的話稱,一旦發(fā)生碰撞沒有防撞梁后果將會很嚴重。
業(yè)內呼吁相關法律法規(guī)
據汽車投訴網統(tǒng)計,2014年從車主們投訴的情況來看,減配被分為兩種,一種是汽車生產者在生產過程中的減配,一種是4S店私自減配。而廠家更換配置的原因一般有三種,1、惡性價格戰(zhàn)導致廠商被迫減配壓縮成本。2、隨著國內技術的日趨成熟,國產配件取代了進口配件,生產成本與使用成本都會下降;3、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一些配置并不適合中國路況,為了與整車更好地匹配從而更換配置。統(tǒng)計顯示,一些車企為了降低成本,大量減配,個別車型甚至打起了防撞鋼梁、安全氣囊以及車內阻燃材料的主意,這使車輛在發(fā)生事故的過程中,危險幾率大大增加。
據了解,大多數歐美國家都強制要求汽車安裝ESP等車身穩(wěn)定系統(tǒng),以及頭部氣簾等安全配置。但在國內,2012年修改后實施的《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對這些配置沒有做出明確要求。
跨國車企在中國利潤快速增長,為何不能將安全技術標準相應提高?資深汽車行業(yè)專家賈新光日前對媒體表示,洋品牌在中國汽車市場對安全配置的減配,其中有迎合中國消費者更喜歡高檔內飾而不太重視安全的原因,但技術標準過低是一個客觀原因。
車訊網引述一位汽車業(yè)內人士的觀點表示,中國消費者的安全意識還比較薄弱,汽車知識匱乏,大都是廠家出什么車就買什么車,加之現在各大汽車廠商大肆的廣告與公關,消費者跟風也就在所難免,要想讓消費者認清減配的危害,在短期內比較難,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出臺才是最好的保障。
(摘自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