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流新車的二手車更保值
最后,我們希望用戶選擇新車或者二手車的時候盡量選擇一些品牌知名度高,市場占有率相對較高的品牌和車型,一些個性化品牌和車型的價格應(yīng)該更低一些,否則高折舊率將造成更明顯的損失。目前市場這類高檔二手車價格基本跌幅逐漸與國外相接近,小排量車型仍舊保值率較高,所以有選擇性的購買車輛,謹(jǐn)慎了解,對于每個用戶都將受益。
對于1.6升以下小排量二手車來說,由于政府購置附加費的下降,其保值率相應(yīng)受到影響,畢竟新車購買的成本明顯下降,因此這類二手車的均價相對下降,尤其是圍繞8萬-12萬元左右的新車型,二手車要想保持長期優(yōu)勢,那么價格吸引力必然會造成一定的貶值加快,使用時間越短的二手車貶值越快。
對于高檔車來說,售價超過30萬元以上的車型,相對合資品牌略好一些,畢竟市場占有率較高,購買人群相對寬泛,售價超過50萬元的高檔車以進口車為主,總體的保值率近半年明顯下降。一般來說這類車輛的主流品牌車型大約3.5年左右折舊50%,但是近期這類車輛大約2.5年左右折舊50%,保值率明顯下降。舉例來說,原來包牌100萬元左右的某知名品牌新車,2005年后半年的二手車價格應(yīng)該是50萬元左右,但是目前市場2006年后半年的二手車價格為50萬元,2005年的二手車價格應(yīng)該在45萬元左右。
二、買賣二手車價格不對稱
中國的用戶在二手車出售和購買的時候有著嚴(yán)重的“心理信息不對稱”問題,購買二手車的用戶總是按照新車價格比較,出售二手車的用戶總是按照原來購買新車的價格比較,兩者中間心理價位相差很大。其實在國外汽車消費國家,2年左右售價超過2.5萬美元以上的車輛殘值只有一半甚至更低,這種情況非常正常。那么購買和出售二手車的用戶如何面對“高折舊”的市場狀況呢?
首先,購買車輛要謹(jǐn)慎,前些年沖動性的用戶在出售車輛的時候普遍感覺到“損失慘重”,使用時間3年內(nèi)的用戶出售車輛損失非常明顯,越高檔的車賠錢比例越高。所以我們建議對于那些沒有拿定主意的用戶,不要盲目選擇最終短期換車造成損失。
其次,選擇二手車未嘗不可。對于一些家里很多臺車輛的用戶來說,購買高檔二手車相對更加劃算,比如這類時間較短的準(zhǔn)新車,車輛質(zhì)量有保證,同時一次性支付成本低,如果算上目前的貸款那么只需要原來新車四分之一的價格就能購買相當(dāng)不錯的準(zhǔn)新高檔二手車。所以一些家庭要購買的大型SUV、跑車、房車等,不如到二手車市場挑挑看。
(摘自51汽車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