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女司機遭當街暴打的視頻在網上熱傳,人們紛紛譴責施暴男司機。昨日,該事件出現(xiàn)驚人反轉。打人男司機的行車記錄儀顯示,女司機連變三根道進輔道,男司機氣不過追上去,兩人互不相讓“別”了幾次,終于導致暴力事件發(fā)生。文明行車需要倡導。同時,關于“路怒癥”的話題又被提了出來,而行車記錄儀更是再度走熱。其實,除了行車記錄儀,在科技發(fā)達的今天,如果你的愛車有這些配置,你想怒也怒不起來。
永不疲倦的“第三只眼”——碰撞預警系統(tǒng)
現(xiàn)如今很多車型都裝備了碰撞預警系統(tǒng),它被稱為駕駛員永不疲倦的“第三只眼”,能夠在探測到行車過程中的碰撞危險發(fā)生之前向駕駛員發(fā)出警報,從而預防交通事故的發(fā)生。
碰撞預警系統(tǒng)是通過動態(tài)視頻攝像技術和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來實現(xiàn)其預警功能的。配備該系統(tǒng)的汽車前方裝備有雷達和攝像頭,當監(jiān)控到車輛與前車距離突然縮短,有碰撞危險時,碰撞預警系統(tǒng)會以聲音和中控臺圖標閃爍的方式提醒駕駛員,如果駕駛員未作出剎車動作,系統(tǒng)會自動幫駕駛員“踩”一腳剎車,以保護自身和前車的安全。升級版的碰撞預警系統(tǒng)在車身側面也安裝有雷達和攝像頭,當駕駛員并道時如果發(fā)現(xiàn)和側面來車有碰撞風險時,系統(tǒng)也會進行警示并自動剎車。目前,碰撞預警系統(tǒng)已得到廣泛應用,沃爾沃、福特、大眾、豐田、雷克薩斯、奔馳、寶馬等級別30萬元以上車型中基本都有該配置。自主品牌中,吉利博瑞(參配、圖片、詢價) 、納智捷優(yōu)6等車型也有該配置。
試想,如果那個女司機開的車有這個配置,首先她連變三根道的時候,系統(tǒng)就會發(fā)出警示。在她故意“別”男司機時,車就會在安全距離自動剎停,后面的事情就不會發(fā)生。
抓住你的方向盤——車道保持輔助系統(tǒng)
根據(jù)美國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的調查顯示,37%的致人死亡的車禍都因為車道偏離,比例之高讓人開始重視保持車道的重要性。車道保持輔助系統(tǒng)是由攝像頭監(jiān)測道路上的標線來判斷車輛是否偏離車道。
關于車道保持輔助系統(tǒng),日本和歐美廠商均各自獨立研發(fā),原理及內容大同小異,最初由日產應用在量產車上。一開始,車道保持輔助系統(tǒng)只能在車輛偏離道路時對駕駛員進行提示,如方向盤和座椅會發(fā)出震動,車載音響發(fā)出提示音,中控面板出現(xiàn)警示文字等。后來隨著科技的發(fā)展,車道保持輔助系統(tǒng)能夠在車輛偏離車道時自動修正方向。不過,這種修正極為輕微,目的是給出一個引導性的提示,讓駕駛員有意識地自動修正方向。
目前,車道保持輔助系統(tǒng)常常和ACC自適應定速巡航、碰撞預警系統(tǒng)同時使用,來防止因駕駛員分心而發(fā)生的意外性車道偏離所導致的道路事故。不過,換個角度想,當你的“路怒癥”要爆發(fā)時,方向盤突然開始震動、車內響起警示音,是不是就不太好意思甩方向盤去“收拾”別人了呢?
兒童行車保護神器——兒童安全座椅
其實,前面兩項高科技配置足以消解絕大多數(shù)人的怒氣。但我們想再提一提兒童安全座椅,這是在中國一直未被足夠重視的一個話題。在采訪中,打人男司機提到女司機突然變道,急剎車讓自己小孩的頭碰到玻璃上受了驚嚇,是他發(fā)怒的重要原因。如果他正確使用了兒童安全座椅,想必孩子受驚嚇肯定可以避免。
首先必須明確的是,兒童安全座椅接口是我國家用車強制標準,于2012年7月1日開始實施。也就是說從那天之后出廠的車,必須標配有兒童安全座椅接口,國家標準為ISOFIX接口。與大多數(shù)人的觀念相反,父母的膝蓋實際上是孩子乘車最危險的地方,而汽車上的安全帶是按照成人的標準來設計的,如果給寶寶使用,可能會卡在寶寶的脖子上,發(fā)生事故時危害更大。
關于兒童安全座椅的正確使用,有幾點特別需要注意。首先是盡量將兒童安全座椅固定在后座,如果必須固定在副駕駛位,一定要手動關閉安全氣囊。另外,不同年齡、體重和體格的兒童必須使用不同組別的兒童安全座椅。最后,選擇合格的材質和面料。好的兒童安全座椅都會使用優(yōu)質的EPS和EVA面料。
取證神器不可少——行車記錄儀
最后說說行車記錄儀。在此次事件中,行車記錄儀可謂扮演了關鍵角色。一開始,正是由于相鄰車輛安裝的行車記錄儀拍攝下男司機張某施暴的全過程;隨后,張某自己車上安裝的行車記錄儀又拍下了從女司機盧某變道、雙方開窗叫罵、兩車互相“別”停直至大打出手的全過程。
行車記錄儀是安裝在汽車前擋風玻璃附近的一款配置廣角或超廣角鏡頭的攝像記錄裝置。經過專業(yè)安裝后,一旦汽車引擎點火,行車記錄儀立即開始拍攝,用于記錄行車過程中前進方向的影像,其目的主要是為了在發(fā)生交通事故時有效取證。記錄儀一般用存儲卡進行記錄,根據(jù)像素的大小和所配置的硬盤及儲存卡內存空間,記錄時間從十幾個小時到上百小時不等。
目前市面上銷售的行車記錄儀種類繁多,價格從200元到2000元不等。據(jù)悉,不同產品價格差距如此之大,主要是不同品牌和型號的行車記錄儀在防震強度、鏡頭焦段、鏡頭解像度、內存讀寫速度、夜視清晰度等核心性能方面存在較大差距。而這些性能指標將直接影響記錄效果,尤其是夜視清晰度。
在選購行車記錄儀時,應當選擇品牌認知度較高、市場保有量較大的正規(guī)廠商;具備超廣角焦段的鏡頭,以拍攝更加寬廣的影像,最好在120度以上,可以同時拍到不同側前方的影像;攝像頭的清晰度要高,可以看清至少20米遠的車牌號碼;最好帶夜視功能,如配備紅外或LED補光等功能,在晚上也可以回放得很清楚。
調查 “路怒”源自心魔
近日,成都女司機遭當街暴打的視頻在網上熱傳。5月4日,成都警方通報了事件情況。從公布的視頻可以看到,事件的起因是當事女司機盧某在臨近三環(huán)路主輔道出口時突然變道,“別”到了男司機張某的車。成都市公安局政治部宣傳處民警李威佟分析認為,這一行為導致男司機“路怒癥”當場爆發(fā),隨機追上女司機“別”了回來,由此雙方開起了斗氣車,互相多次“別”對方,最終演變成一場暴力事件。
“路怒癥”,顧名思義就是帶著憤怒去開車。指汽車或其他機動車的駕駛人員有攻擊性或憤怒的行為。此類行為可能包括:粗鄙的手勢、言語侮辱、故意用不安全或威脅安全的方式駕駛車輛,或實施威脅。一項統(tǒng)計稱,10%~20%的交通事故與“路怒”有關。在美國,甚至有司機因此拔槍相向,每年有上百人因此而喪生……
隨著馬路上車輛越來越多,“路怒”的司機也越來越多。一點堵車或碰擦就沖動;遇到旁邊有車加塞,第一反應是一腳油門沖上去堵??;看見行人不走斑馬線擋了車,立馬搖下車窗破口大罵;哪個車稍微開得有點影響自己,馬上要甩一盤子去示威……這些行為,也許很多開車的人都做過。在記者隨機調查的30個市民中,有22個承認自己是“路怒族”,占73%。而22名“路怒族”中,有13人表示“一遇堵車,心里就煩躁,著急上火”,占59%。11人表示“被別人超車、插隊就開罵”,占50%。此外,“看到行人亂穿馬路就不爽”的有14人,占64%。17人表示“非機動車與機動車搶道最讓人煩”,占77%。
分享 治“路怒癥”妙招
專家分析認為,“路怒癥”的發(fā)生與個人性格、生活壓力、車內環(huán)境等多個因素有關。炎炎夏日即將到來,司機心中的怒火也更容易被點燃。做好以下幾招,或許可以幫助你在夏日盡量避免“路怒”。
避堵:“路怒癥”很多時候與堵車有關。所以,出門前規(guī)劃好路線,或是錯峰出行,避開擁堵。
降溫:對于即將到來的夏季來講,車內溫度降低一點,心理情緒就會好一點,理性就會多一點。
聽音樂:行車時,最好聽聽音樂或廣播。音樂的選擇也有講究:輕音樂可以讓人舒緩焦慮。
嚼口香糖:嚼口香糖對情緒有很好的放松效果。
換位思考:越是容易情緒化的人,越要學會換位思考。看到別人開車亂并線,可以理解成“他有急事,而不是故意挑釁”。
溝通:如果生活、工作中的壓力太大,應經常與家人、親友溝通,排解郁悶;適當?shù)臅r候可以找心理咨詢師看看
(摘自成都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