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象
不加小費,軟件約車有點難
“今天和滴滴打車杠上了!”2月23日,張女士在朋友圈新發(fā)的一條狀態(tài)中如是說。當天上午11時許,她用滴滴約車,從河西桐梓坡到中山亭樂和城,等了半個小時都不見有司機接單。“軟件上顯示附近有173輛出租車,但不知是因為我沒有加小費還是什么原因,一直沒人接單?!睆埮扛嬖V記者,在僵持了差不多15分鐘后,她才成功約到一輛的士。
無獨有偶,2月24日,在芙蓉南路上班的劉先生也在朋友圈中發(fā)出了一條哀怨的微信:“打車到底有多難?這么多,沒有一輛屬于我。”隨文附上的圖片顯示,打車軟件通知的出租車已達378輛。
而2月24日下班高峰期在高橋用軟件約車久久不成功的微友“張小Q”干脆直接吐槽:“什么破軟件,根本沒有車來”。
對此,一名有三個月打車軟件使用經(jīng)驗的姜師傅向記者坦言,在上下班高峰和擁堵路段打車,加價5元打車的機會增加很多。如果不加價,或者車程比較短,司機接單的意愿就比較低,打到車的機會就少很多。
擔憂
司機挑客,打車難上加難
如果說,使用軟件的人現(xiàn)在約車只是沒有以前容易,那么,沒有使用軟件的人在街頭打車則是難上加難了。
2月24日上午10點多,中南大學湘雅三醫(yī)院門口,陪老婆看完病的李先生欲打車回家,連連碰壁。“很多空車直接走掉,還有車停下來不是拉我們,而是接上了旁邊的人,人家才等沒一會,說是預約了,我們吵也不行。”李先生說。
記者注意到,在該醫(yī)院門口,在寒風冷雨中等車的人不在少數(shù)。從10點半到11點的這半個小時里,有不少空車在此路段經(jīng)過,但招手即停的很少,大部分都是問都不問便揚長而去。
“空車不停就是挑客,就是拒載?!崩钕壬J為,打車軟件的廣泛運用,為的哥提供了一些挑客的“便利”。借助打車軟件,司機“挑客”越來越“專業(yè)”了。他擔心,如果放任不管,會形成惡性循環(huán),促使更多的司機依賴軟件攬客,而正常打車將變得難上加難。
(摘自三湘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