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日本等成熟的汽車市場,汽車的殘值率往往是人們購車時首先所要考慮的因素,并以此作為今后二手車價格的依據(jù)。
隨著我國汽車置換時代的到來,汽車的殘值率也慢慢地成為人們所關(guān)心的話題。所謂汽車殘值率,通俗地說,就是一輛車用了幾年之后,還值多少錢,將這個金額與當年的同檔次新車價格做比較所得的比率。
比如,一輛車2009年購買時花費8萬元,兩年后,這輛在舊車市場的行情是5.8萬元,那么殘值率就是72.5%。殘值率越高,舊車就越值錢。
這些車型殘值率比較高
業(yè)內(nèi)人士表示,現(xiàn)在比較保值的二手車是以1.6—1.8的小排量車型為主的,并且這個交易量也是最大的。像別克凱越、本田系列和豐田系列的小排量車型,殘值率都是比較高的。而普桑、富康、捷達雖然同樣比較保值,但銷量并不好。例如本田飛度,手動帶天窗的車型,兩年之后,仍可以7萬元的價格售出。
筆者大致統(tǒng)計了一下各個車系3年內(nèi)的殘值率情況,發(fā)現(xiàn)日系車由于其油耗少,品牌認可度高,因而殘值率高,走貨速度也比較快;在歐系車中,德系車由于科技含量高,殘值率一直處于領(lǐng)先地位;而美系車如別克、福特嘉年華等都有一定的市場;而韓系車的殘值率相對較低,不過也有一些不錯的車型,如現(xiàn)代的伊蘭特悅動等。
二手車的殘值率如何確定
在二手車市場交易中,是什么影響了二手車的價格呢?業(yè)內(nèi)人士表示,影響價格因素眾多,如品牌、外型、實際車況等等。而殘值率則是大家都比較關(guān)注的話題,目前計算二手車價值的殘值率,評估師都會普遍采用“十年折舊法”。以一輛車“使用年限為10年”來計算,扣除殘值后,前3年每年按價值減少15%來計算,中間4年(第4、5、6、7年)每年按價值減少10%來計算,最后3年每年按價值減少5%來計算。一般來說,銷量越好的車就會越保值。這類汽車由于售后服務(wù)網(wǎng)絡(luò)健全,保有量大,車輛保值率相對較高,三五年內(nèi)出售都會有個不錯的價錢。
(摘自51汽車)